導讀:想象一下,當衣物能隨溫度變化色彩,防偽標簽在按壓時呈現動態(tài)色變,這些科幻場景正逐步成為現實。材料科學與3D打印技術的融合催生了一項革命性成果——同軸直接墨水書寫(DIW)3D打印膽甾液晶彈性體(CLCEs)技術。這一發(fā)表于《先進材料》2025年37卷10期的研究成果,由賓夕法尼亞大學、哈佛大學及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聯合攻關,成功破解了CLCEs復雜三維結構打印的技術瓶頸。
近期美國的三所著名機構:賓夕法尼亞大學、哈佛大學和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2025年的《先進材料》(Advanced Materials)期刊發(fā)表題為 “Coaxial Direct Ink Writing of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Elastomers in 3D Architectures”論文,研究通過同軸3D打印技術,成功開發(fā)出一種基于膽甾液晶彈性體(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Elastomer, CLCE)的智能材料。這種材料因其獨特的內部螺旋結構,能夠實現對溫度、壓力等外界刺激的動態(tài)響應,例如隨體溫變化顏色或通過按壓顯示防偽信息。研究團隊通過核殼打印工藝解決了傳統(tǒng)制造中結構穩(wěn)定性不足的問題,使得這種材料在智能織物、防偽科技和軟體機器人等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。
該文章提到了膽甾液晶彈性體(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Elastomer, CLCE)中的關鍵成份CF 756(別名:LC756)用于實現材料的溫度或壓力響應特性。該產品由我公司CHEMFISH TOKYO提供,作為一種添加劑或功能材料,用于增強材料的光學性能或機械穩(wěn)定性。它可應用于同軸3D打印技術相關,用于優(yōu)化核殼結構或提升打印精度。
https://advanced.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10.1002/adma.202416621
膽甾液晶彈性體堪稱材料界的"智能變色龍"。其內部螺旋分子結構在機械應力作用下發(fā)生形變,導致反射光波長動態(tài)變化,從而實現色彩的可逆轉變。這種材料不僅具備橡皮筋般的彈性,還能將物理形變轉化為直觀的光學信號,使其在智能織物、壓力傳感、防偽標識及軟體機器人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。例如,運動服裝可通過色彩變化實時監(jiān)測肌肉拉伸程度;柔性機器人"皮膚"能以顏色反饋受力狀態(tài),為下一代人機交互提供全新視覺接口。
研究團隊巧妙采用同軸打印技術,將低粘度CLCE墨水作為內核,外裹高粘度硅膠墨水形成保護層。這種"核殼"設計突破了傳統(tǒng)打印困境——內層CLCE在低粘度環(huán)境中自由排列形成理想膽甾相,外層硅膠則提供結構支撐,實現復雜三維架構的穩(wěn)定堆疊。
實驗數據顯示,CLCE-硅膠復合結構的機械變色靈敏度較純CLCE提升近20倍(從0.13 nm/kPa至2.39 nm/kPa),使微小壓力變化即可觸發(fā)顯著色變,極大拓展了其作為傳感器的應用場景。
研究團隊通過精確控制打印路徑與層高參數,成功構建出雙穩(wěn)態(tài)薄殼圓頂等復雜結構。這種具有"物理記憶"特性的圓頂陣列,可在倒置狀態(tài)下保持形變并記錄最大應變值,無需電子元件即可實現應變歷史監(jiān)測。
特別值得注意的是,共形打印技術確保了圓頂厚度均勻性,使其在不同受力區(qū)域呈現紅移(壓縮)與藍移(拉伸)的鮮明對比,為可視化壓力傳感開辟新路徑。
盡管仍處實驗室階段,該技術已展現出明確的商業(yè)化路徑:
高安全防偽:CLCE結構可實現復雜動態(tài)色變,其物理加密特性遠超傳統(tǒng)防偽手段,適用于奢侈品、藥品包裝及IP保護。
智能可穿戴設備:無需電池的自感應織物可實時監(jiān)測身體狀態(tài),為運動康復提供直觀反饋,有望顛覆運動服裝市場。
軟體機器人視覺反饋:CLCE"皮膚"使機器人具備可視化壓力感知能力,提升人機交互的直觀性與安全性。
隨著材料性能的持續(xù)優(yōu)化(如增強彈韌性)及打印工藝的進一步精進(提高速度與精度),CLCE技術有望催生更多突破性應用。從溫控變色服裝到自報告損傷的柔性機械,這項技術正構建起一個材料自主感知與表達的智能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悄然重塑我們與物質世界的交互方式。
當色彩成為材料的語言,一個可視化的智能未來正加速走來。而CHEMFISH材料在該領域未來智能科技的呈現中,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,讓未來科技的每一次進化都寫滿材料智慧的密碼。